HAHA体育保山市施甸县位于滇西边境山区,这里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该地区属“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之保山地块,拥有经典的冈瓦纳大陆冰川沉积地层、多样的暖水和冷水海相生物群、独特的地热资源、丰富的富硒土地和壮丽的自然地貌。施甸县地质构造演化独特,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尤其海林檎、笔石种类之多、密度之大、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被中外地质学家誉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
因施甸县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地质资源,2019年,教育部新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定点帮扶施甸县,推动“地质宝库”特色化开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定点帮扶施甸县以来,学校依托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挖掘施甸县地质资源禀赋,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成功打造云南乡村振兴的“文化地质”名片,形成“地球科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帮扶模式。
在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中,学校连续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价为最高等次“好”。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一眼亿年》栏目、云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了学校特色帮扶模式以及“典型示范、片区带动、全域提升”的成功经验。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施甸所需、地大所能”,从总体上规划和确定施甸县域发展定位、帮扶目标与具体路径措施。通过选派定点帮扶工作队和专家团,精准化谋篇布局,以古生物地质文化乡、富硒农业、地热资源与康养产业、户外运动产学研基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等特色科技帮扶项目为重心,构建起“上下联动、责任清晰、精准务实、聚力帮扶”工作机制,助推施甸特色化发展。
利用“地球科学”的学科优势,学校积极探索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符合施甸县发展需要的帮扶模式,打造“地球科学+”品牌。截止目前,已帮助施甸县成功获批“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天然富硒土地”两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滇西地区完全中学第一个标准化“户外攀岩产学研基地”在施甸二中落成;“科教融合创新试验基地”获批第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以上品牌已成为驱动施甸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学校组织帮扶工作队、专家教授团、学生志愿服务团千余人次入驻施甸开展帮扶工作。定点帮扶以来,坚持效能优先,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切实将施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共投入帮扶资金829.45万元,引进资金2985.9万元,拉动政府投资8300万元,民间投资1000万元,推进施甸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脱贫成果得到巩固。
学校将继续加大科技、人才帮扶力度,统筹校、地、政、企多方资源,凝聚帮扶合力,推进帮扶工作落实落细。协调校地双方成立成果转化工作专班,依托学校科技帮扶团队,全力助推富硒农业和地质文化乡建设,擦亮施甸“乡”和“土”招牌。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增强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引得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学校立足“地球科学”的学科优势,探索出“农业地质”“文旅地质”“康养地质”“体育地质”“能源地质”五大特色发展之路,助推施甸县搭上“地球科学+”发展快车。
“地球科学+功能农业”项目由田熙科教授团队负责。团队系统考察了施甸县土壤、农作物、水资源等硒含量,一期发现天然绿色富硒土地21458亩,二期累计发现富硒土地面积30万亩以上。。助力施甸县开展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申报工作,姚关镇、旧城乡天然富硒地块于2022年10月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的认定,促进了施甸县天然富硒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为深度开发高山“富硒+”特色农业,学校投入140万元,获批云南省地勘基金510万元,推动打造系列低纬高原特色农产品,开展富硒种养殖业规模化示范项目的推广,打造富硒种植示范基地5个,推进施甸县高山“农业地质”产业提质增效。
“地球科学+文旅研学”项目由冯庆来教授团队负责。施甸县拥有丰富的棘皮动物化石、笔石、珊瑚类化石、腕足类化石、腹足类化石、头足类化石、三叶虫化石等古生物化石资源以及壮丽的自然地貌。团队根据施甸县实际,以何元乡为核心,统筹善洲林场、温泉、怒江峡谷、野鸭湖湿地等全县旅游资源,编制全县“十四五”旅游规划,制定地质文化乡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科普解说系统和标识品牌,为施甸县“文旅地质”的深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于2022年10月被中国地质学会评定为云南省首个“地质文化乡”。
“地球科学+大健康”项目由郭清海教授团队负责。团队对施甸县境内地热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已发现境内有地热露头22处,其中温泉16处,地热钻井6处。完成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分析、地热水质评价、地热资源量评价等3项基础性工作,确定可用于地热疗养项目的温泉11处、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地热水9处、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地热水6处。为提升康养温泉的康养功效和开发效率,专家团队专门研发了一种羟基插层的Mg/Fe型阴离子黏土,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不同水化学类型温泉水中的典型有害组分,最终形成了全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为施甸县打造地质康养胜地奠定基础。
“地球科学+户外运动”项目由董范教授团队负责。团队对施甸县户外资源进行了全面调研、评价和分类,提出“资源驱动、交通整合、区域合作、属性拓展、线路整合”的多维系统开发路径。团队已评估遴选出5级85处户外运动资源点和5级82处旅游资源点,规划确定了3条经典户外线路,设计了怒江大峡谷、善洲林场、四大山、三块石水库、大寨门小田坡化石点等重要节点,帮扶施甸二中成功打造滇西青少年攀岩培训基地,挂牌成立“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学院滇西训练基地”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攀岩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体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向。
“地球科学+能源”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带领的页岩气专家联合创新团队负责。团队与中石化勘探分公司专家展开合作,学校投入50万元,引进中石化勘探分公司270万元,成功立项“保山地块页岩气资源调查与评价”预研究项目,共同调查摸底施甸县页岩气资源成烃成储特征和发展潜力。截至目前,已完成3个科研钻井钻探基础工作,累计获取500多米深的岩芯样品,推进了实验数据采集和后续开发工作。此项目对于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开发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定点帮扶施甸县以来,学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精准施策,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自身经验,凝炼形成“地球科学+”特色帮扶模式。
超额完成“6个200”任务,投入帮扶资金829.45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985.9万元、培训基层干部2921人、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430人、培训技术人员3591人、购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1664.5万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1488.3万元,构建了科技帮扶、教育帮扶、驻村帮扶、智力帮扶、消费帮扶等多方位长效帮扶机制,精准对接乡村“五大振兴”需求。
学校深入施甸全县139个村开展科技服务,重点推动地质文化乡、富硒农业等特色项目建设,形成了一批“地球科学+”特色产业品牌。“地质宝库”“高山硒谷”成为推动施甸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张国家级名片。以施甸县“高山硒谷”建设为例,引导培育10家农业企业开发富硒产业,建成富硒黑猪养殖基地10000m2,建成富硒水稻、富硒茶叶、富硒蔬菜、富硒豌豆等示范种植基地3000余亩,辐射周边富硒种植20000余亩,带动施甸县农业产值增幅6%以上,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有效推动施甸县富硒农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学校在施甸县设立“乡村振兴学校实践基地”,先后派遣2批帮扶工作队,组织1000余人次专家团队、博士团和多批次志愿帮扶团队奔赴施甸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施甸县人才发展“铺好路,搭好梯”。面向乡村基层干部、涉农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举办全县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初级攀岩指导员培训班等培训课程,三年多来共帮助培训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6942人次。
坚持“地质为基、文化为魂”的理念,学校助力施甸县获批云南省首个“地质文化乡”,完成施甸县地质文化馆建设规划,建成民间化石馆5个,带动返乡创新农户11户,围绕“423世界地球日”“519旅游日”等节点,先后举办地学科普直播、农特产品展销会等宣传推介活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施甸专场新闻发布会,并在学习强国开设“科普云南·地质宝库”专栏,科普人数达300余万,带动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学校大力推进施甸县地学科普基地建设,牵头设立“杨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化石资源保护、科普宣传等工作,助力提升乡村群众科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围绕生态环境治理总体目标,推动施甸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成果编制和审查,助力施甸县入选2022年第五届云南省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全面推进驻点村杨家社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编制“杨家社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制定《山区片净化池用水管理制度》,修建农用水窖64口、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修缮村庄道路、会议室、厨房、村部等基础设施,受益村民达1万人,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学校后勤保障部、科学技术发展院、图书档案与文博部等二级单位主动与施甸二中、杨家社区开展支部共建,结成7支帮扶对子,创建“主题党日”“学生支教”“互访交流”“捐资助学”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成立“施甸县鼎辉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抓党建促振兴”产品运营项目。积极落实乡村治理、乡村教育等一系列创新试验,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充分依托学校“地球科学”领域学科优势,结合施甸县丰富的资源禀赋,按照“摸家底—做规划—树品牌—扶产业—谋长远”等帮扶思路,选派多批专家科技特派团,深入开展古生物、温泉及旅游资源调查和开发,全过程助推施甸乡村振兴。
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学校助力施甸县打造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成果转化、品牌打造等工作,成功获批两个国家级品牌,激发施甸县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促进当地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坚持政治挂帅、统筹谋划、创新试验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帮扶工作机制,并围绕科技、教育、驻村、智力、消费五大体系构建了多元化的长效帮扶机制。
持续优化“援派干部+科研团队”的帮扶方式,汇聚校友、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培养本地基础人才、干部人才、科技人才,为施甸县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强与西安交大、昆明理工、保山学院、滇西大珠宝学院等兄弟高校的合作交流,深化校校合作。
“地球科学+”特色帮扶模式,是学校依托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特色学科优势,利用施甸县特色资源禀赋,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务实推进、探索开发而形成的帮扶范式。学校在施甸县积累的帮扶经验与做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下一步,学校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开展推广工作。
一是凝聚帮扶合力,调动县域政府、社会力量、村民群众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在强化“地球科学+”特色帮扶模式的长效机制和辐射功能上下功夫。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强村级党组织,大力选拔和培育各类人才,强化领头雁的作用。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在“土特产”上持续做文章,促进文化、旅游、农业、服务业、加工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挥校友会等渠道,协助施甸县引入知名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
五是深入开展驻村跟踪调查,建好“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推动帮扶实践反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