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体育比如南京中考改革后体育占40分(疫情影响,2020年调整了项目,实际26分),要知道,政治和历史都是60分,体育分数已经接近小学科了。甚至有些地方传言会继续提高体育分值。
重视体育,肯定是好事。近些年我国青少年体格指数上升(身高、体重),但体质指数下降(速度、力量、心肺等)的相关报道不绝于耳。
但重视什么就把什么加入考试科目的做法,是不是有些生硬呢?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讨。
去年上映的赵文卓版的《大侠霍元甲》第二集中,大刀王五和霍元甲潜入天牢打算救出谭嗣同,谭嗣同大义凛然、决心赴死。
当晚,谭嗣同以民族大义感染了青年霍元甲。在那之前,霍元甲以武林新秀的身份,到处挑战各路英雄,以战胜武林同行为傲。
谭嗣同告诉他:中国被西洋人欺负,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想重振华夏,必须各行各业团结协作,学习先进的制造业、效法政治经济制度固然重要,但根本还是人的改变。作为武林高手,希望霍元甲能够通过传播武术精神、强身健体,改变中国人普遍萎靡的精神面貌,并指出意义之重大。
霍元甲恍然大悟,自此有了人生的追求——后面创办精武会,为沉睡的中国打了一剂强心针。
南开大学创办人有两个,严修、张伯苓。有人说,严修是南开的董事长,张伯苓是CEO。一般现在常提到的是张伯苓。
张伯苓人生经历曲折而丰富,早年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后立志教育救国。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同时代的很多教育名家相近,如北大的蔡元培,以及稍后的清华梅贻琦,后来这三所学校在抗日时期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耀眼的篇章——西南联大。
但张伯苓教育理念中有一个特别不同之处,极其重视体育!可能与他从军时见到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体格差距巨大有关。他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体育教育理念,曾强调“教育中没有体育,便不完全”、“不懂体育者不应该做校长”之观点。凭借个人的影响力和对体育的热爱,张伯苓多次组织华北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认为体育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一个科目,必须全民参与。
张伯苓是中国倡议组队参加奥运会第一人,亲临现场观摩奥运会有记录的第一人,举办全国性运动会第一人,倡议远东奥林匹克运动第一人,推动中国在国际体育比赛获得金牌第一人······倡议中国申办奥运会第一人。
游戏起源说,游戏是人类生活娱乐和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行为,而体育就是作为一种逐渐发展形成的特殊游戏形式。
战争起源说,强壮的身体显然有利于古代战争的胜利,服务于战争的身体锻炼,后来就“军用转民用”了,成为一种竞争和愉悦的手段。
劳动起源说,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离不开奔跑、跳跃、攀爬等动作,作为一种生存技能逐渐发展为体育运动。
国产的体育电影感觉很好的有《激战》、《破风》、《翻滚吧阿信》(刚发现,原来我是彭于晏迷弟啊)
以我狭窄的见识,我感觉中美教育中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体育,这或许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美国有着很强的体育文化,很多名校学生、商界大佬乃至政坛领袖,往往是体育达人。据说,奥巴马就是体育天才,各种球类、单双杠都玩得贼溜。前些年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后空翻!
他们认为,体育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让人懂得时间管理,提高效率,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不过我比较担心的是:很多学生高考之后撕掉数学、物理课本,表示这辈子再也不想看这些书了。过强的应试,彻底碾碎了孩子对于知识的好奇。会不会体育也会有相同的命运呢?
波尔——量子力学的大神、哥本哈根学派领袖,动不动就啪啪打爱因斯坦的脸。年轻时是丹麦国家足球队成员。
梁家辉——香港千面影帝,年轻时100米成绩是11秒8,他的同学刘德华100米成绩11秒30.而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是11秒74.
70年代,李小龙从美国返回香港发展。据传说,梁家辉和一群小伙伴扒在李小龙家门口眺望偶像,李小龙出门看到了他们,说自己要去跑步,问这群少年要不要一起。大家说好啊。可是,跑了一会儿,李小龙跑的太快,大家都跟不上。于是梁家辉发奋专门练习跑步。
我个人对体育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李小龙,现在我的卧室床头和书桌前都贴着他的画像。
顽强、坚持、热爱、拼搏、永不言弃,这些词让语文老师教,和让体育老师教,感受是不一样的。
刚查了一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本专科男大学生,10个引体向上是及格,1000米及格线秒。不知道是这个标准定的太高了,还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实在太菜了。据我推测,标准引体向上能及格的,平均,每个班不超三个人,1000米能良好的,每个班不超五个人。